第(2/3)页 当然,这些技艺一般都带有显著的地域特点。 传统青铜器修复技艺,包含清洗、拆除、去锈、矫形、拼接、配缺、翻模、刻纹、铸造、打磨、补色等十余个步骤。 这些工序,每个步骤均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陈文哲之前学到的修复技艺,主要是来自大海市,因为他主要生活区域就在那边。 他看到的被修复的古董,都是出自大海地区,自然就学到了那里的技术。 而且他学到的这种技术,还是出自名门,甚至可以追溯到清宫造办处。 早在新华夏成立之前,大海地区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水准,已在全国享有盛誉。 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的古铜局,其中有一位名为“歪嘴于”的巧匠,为宫中修复和仿制了许多古铜器。 其弟子张泰恩继承衣钵,被世人称作“古铜张”。 1919年至1937年间,张泰恩前后共收11位弟子,7位出师后自立门户。 其中王德山修复技艺最为精湛,他在鼎盛时期将手艺传承给了徒弟王荣达。 王荣达出师后,来到大海市为古董行修复青铜器。 他极有天赋,对青铜器纹饰和形制研究至深,修复造诣极高,对技艺环节多有革新和完善,在业内颇有名气。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之所以能在解放前的大海孕育与发扬,得益于当时这座大都市海纳百川的地理和文化优势。 当时,大量的珍贵文物与相关人才汇聚于此,使文物修复行业得以蓬勃发展。 新华夏成立后,各行各业都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大海博物馆于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首批组建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 通过招贤纳士,将流散在民间的修复能人巧匠汇聚一堂。 “古铜张”第三代传人王荣达,作为业内高手之一,于同年被聘入上海博物馆。 自此,他成为技术特色鲜明的打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的第一代创始人。 这么算起来,陈文哲也算是“古铜张”的传人,而且肯定是嫡传,只不过他是没有过明路的传人,算是偷师学艺。 这也是陈文哲第一次系统性的,学习到古董修复技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