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章心到手到,鬼斧神工-《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而1500多件的修复经历,也把他锻造为这一行业里的翘楚。

    “心到手到”是行业说法,对着一件破败的青铜器,想象还原出它曾经的美,考验的完全是心力。

    修复工作不是在文物上想当然的创作,而是尽力还原古人的所思所为,“心到”由此显得更为困难。

    鉴于文物的独有性,每一次修复工作都是一个新案例。

    虽然经验技术可以积累借鉴,但新问题总会出现在新案例中。

    修复手段的实现,就成为考量“手到”的标准。

    心先到、手跟到,缺了哪一步都不行。

    以这件青铜鑑为例,由于器壁非常之薄,平均壁厚为1.5毫米,最薄处仅为1毫米。

    为了将碎片完美拼接在一起,除了用传统的锡焊接法,更独辟蹊径想出在接面打孔。

    然后在孔中插入铜销,最终让碎片咬合在一起的办法。

    精密的思考设计,还得靠精湛的手工实现。

    就算是现在,陈文哲还记得,当时他真是无法想像,在1毫米厚的接面打孔后,再插入铜销这项工作如何完成的。

    直到他看到了使用的工具,才恍然大悟。

    那码放整齐的一排排小工具,才是问题的关键。

    细看之下,这些工具并无特别之处,全是市面可见的寻常货。

    只是在那些专家们的手中,它们才具有了鬼斧神工。

    就是这些细小的工具,才有了一件顶级国宝的修复。

    特别是为青铜鑑重刻花纹,更能体现“心到手到”的功力。

    由于古人完全手工制造青铜器的方式,每件青铜器的纹饰都是唯一的。

    而且古代工匠创作时的随意张扬,会使得一件青铜器上的花纹,并不整齐划一。

    特别是器壁上的一条纹饰,可能会一路斜出,但这并不影响青铜器的美,反而让它显得生动自然。

    修复这样的纹饰,最考验修复人员的功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补上去”的感觉。

    为了这件青铜鑑,当时修复之时,只能用环氧树脂,做出与原件一模一样的纹饰,再用贴皮的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