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发现了屠夫家的石鼓之后不久,凤翔知府接到一封向传师的书信。 于是,连夜调集军兵赶往关中,护佑石鼓与向传师回到凤翔。 随即,又将石鼓送往汴梁。 向传师因寻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诸多封赏,并获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终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仍在继续。 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个书画皇帝。 在对待石鼓的问题上,他不仅继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痴迷,更多了一重溺爱。 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运抵京城后,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学之内保存。 随后,又被他搬进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日后,宋徽宗居然突发奇想,下令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 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押解到东北荒原之中囚禁。 而10面石鼓,则因鼓身被填注的黄金,而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着被掠的徽钦二帝北迁。 石鼓被运到燕京后,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其价值。 他们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 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直到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元的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面石鼓。 王檝出身于凤翔虢县(今bj市陈仓区),与石鼓同根同源。 他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 而后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没离开过神都。 然而,10面石鼓在神都的安稳日子,只持续到上世纪30年代。 霓虹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10面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不断迁徙,在金陵短暂停留后又被艰难地运送至重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