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源出于宋本,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徽宗遣殿官宣李师师入内,朝见毕,赐夫人冠帔,使师师衣着,仍赐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 这一切都说明,绣墩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使用率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么多绣墩,样式很多,但是最多的还是木制绣墩。 比较高级的肯定是瓷墩,再就是使用各种顶级工艺的绣墩,比如使用了珐琅工艺的绣墩。 这些做起来对于陈文哲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所以他做了一个系列也就算了。 现在他对于木雕、木器更感兴趣,所以在做完一批木质绣墩之后,感觉自己的手艺不错了,他才想找一些更好的古代作品来仿制。 先学会仿,再推陈出新,这就是他的创新之路。 如果说古代的木器、漆器,比较出名的肯定是出自一些大墓。 陈文哲知道的比较著名的大墓,肯定有一座是海昏侯墓。 一般人都知道海昏侯墓中的金银器,却很少有人关注墓中的漆木器。 最重要的是,历经千年海昏侯墓中的木器,居然仍光亮如新。 这就十分难得了,所以陈文哲想要仿制海昏侯木器,也就顺理成章。 要说寻找海昏侯墓的木器资料,还真不算太难。 最近,西江省博物馆“赣地宝藏2022”文物展上,就新出了一件来自西汉时期的精美龙纹漆盘。 当时同时展出的,还有2015年一起出土的7件漆木器。 这也是海昏侯墓出土、经文保修复达到展陈条件的首批漆木器。 历经两千多年时光依旧流光溢彩、光亮如新,其中奥秘是什么? 能够保存千年,肯定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木器都是淹没在水中的。 所以刚刚出土的木器,一般都需要经过成脱水处理。 像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耳杯,还有一些漆器残片,这些都需要完成脱水。 之后这些漆木器残片,还需要工作人员拼接起来。 一般是用石膏模型定型已完成脱水处理的漆木器,这样才不会让这些东西变形、破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