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们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一直走到下午,已然来到了山林深处,外界的声音已经完全听不着了,周围只有林鸟的啼叫、和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好似进入了一片隐秘的空间。 山里的落叶积成了厚厚的腐殖层,年深日久,根本见不到下面的土壤,底部经常会沤出一些腐败气体,也就是瘴气。 不过眼下是秋天,秋高气爽,降雨不多,遇到瘴气的概率比较低。 这儿应该算是针、阔叶混合林,以松树、椴树、桦树、榆树为主,树身都是细长高耸,密密的树叶筛下斑驳阳光,也过滤了声音,令人恍然有一种置身静谧深海的感觉。 随处可见巨大的倒木,上面爬满了翠绿的苔衣,长着一丛丛蘑菇,下面的木质已经朽烂。 抬头仰望一番,再看我们的队伍,真就如同搬家的蚂蚁一般渺小。 我们手中的索宝棍又细又长,非常坚韧,光滑笔直,是拿一整棵小树苗制成的。 走山道的时候充当拐杖,还可以拨开草丛寻参,倘若在山里迷路,就用它敲击树干,同伴就会呼应。 走了一段,我看见一棵大树的树皮被剥掉一大片,上面刻着一些好似远古壁画似的图案,我和张歌奇研究半天不知道画的啥,以为是什么神秘的仪式符号,霍志华大叔走过来说:“嗐,没啥好研究的,这是有人在这儿挖过六匹叶的棒槌,所以刻下这个‘兆头’当作一种记录,一般过后放山人会带上些酒、肉、水果、香纸啥的回来还愿。” 我恍然道:“原来挖过参的地方还要记录?” 霍志华说:“那当然,这是放山人一直以来默默遵守的规矩,你过来一瞧,发现这里有人挖过,就不用费劲巴拉地再找了,省时省力。” 张歌奇点着头:“放山人规矩真多。” 霍大叔说:“因为山里凶险呀!别看前头这么平静,实际上是危机四伏,这些个规矩必须遵守,是为自己好,也是为别人好。虽说这世上,不守道德的人很多,可是在山里,这些规矩却基本上人人遵守,绝对不会违反。” 张歌奇转头问我:“你觉得这些规矩到底是谁订的,是人订的,还是参订的?” 我想了想,这些规矩的本质是拘束人和保护人,它实现的效果就是人和参族和平共处,各取所需(有种说法人参也要经常沾染人气才能成精)。 我说:“我觉着吧,一开始真是参族制定的,然后由人传承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