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唐朝最佳闲王》


    第(2/3)页

    “那些都是渔民的渔船,自从朝廷决定在这里造船以后,本使征调了周边几乎所有的造船工匠,所以在于陈县令商议过后,决定渔民的船只需要修理的时候,也只能到这里了。”造船使唐松指着不远处那些小渔船,解释着。

    唐松这个造船使说来有些让人惊叹,其本不是官员,只因家中祖辈经营船只建造,在这方面颇有经验,也是大唐最有经验的之一,所以便破格将其任命为造船使,只负责船厂内的造船工作。

    当然,让一个没有当过官的人一下子负责这么大一摊子,李元吉也很不放心。

    于是又从工部调了一位精干前来担任副使,同时还派来了督军。

    唐朝比其他朝代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脸皮特别薄,耻辱感特别严重,相比较而言,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声。

    倒不是说唐人不如其他朝代的人,而是相比较之下,在这一时期的唐朝官员,贪婪之辈倒是不多,大多数官员都是矜矜业业的工作着。

    而海州县令也是这样,本就没什么心思,加上年纪也大了,干不了几年也要退下来,根本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鱼干业的兴起,让海州有了一丝生机。

    但是随着造船厂的出现,以及督军的到来,更让这里的县令如履薄冰。

    虽然督军只是监督造船厂的,跟海州县没什么关系,但他也害怕自己这里犯了什么错,被督军顺带着给参上一本。

    “嗯,人命无小事,耽搁些许的进程不打紧,但却不能让百姓冒着危险出海。”王玄策点了点头,虽然这不是自己的工作,但还是表示了肯定。

    自己是大唐水师都督,虽然现在还是光杆司令一个,但即便是这样,级别也比唐松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造船并不容易,小船远比大船更容易造,内陆船远比海船更容易。

    王玄策不是个怀柔性子的人,有些事情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也可以不管不问,但关于自己的职责,他一定不会有任何的松懈。

    “唐使,不知这些海船何时可下海?”不出三句,王玄策便直接问道。

    “快的一个月,慢的要两三个月,但那仅仅只是下水,真正可以出航,估摸还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但也说不准,如果天气给力的话,兴许两个月就能出航了。”唐松心中暗叹口气,没当过官,压根不知道这个来自朝廷的水师都督想干啥,但还是一本正经的回应着。

    “哦?怎么还与天气有关?”王玄策一愣,显然搞不明白造个船跟天气有个毛的关系?而且天气还能直接影响几个月的工期?

    “都督有所不知,这海船与内陆船可不是一个东西,再直接点说,就是内陆船不需要考虑什么抗风浪性,但是海船却必须要考虑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内陆船一旦入海,天气稍有变换便容易翻船的原因。这船下水以后,还要进行数次的调试,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以及遭遇大风大浪的天气情况下,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测试,这船开出去,怕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唐松简单的讲了下,专业性的东西没有讲,因为讲了也是白讲,反正就是告诉他,不这么做船很容易翻就行了。

    “有劳唐使了!”王玄策觉得自己好像丢了个大人,连船都搞不清楚,竟然还当上了水师都督。

    不过还好,自己这个都督,其实就是似文似武的这么一个类型,换句话说,李元吉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带领着将士们去打多少仗,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他去亲身负责。

    打仗有副都督全权负责,该怎么打?谁去打?这些都是副都督的事情。

    而王玄策所需要做的,就是决定要去打哪,然后设立一个符合逻辑的目标,然后交给副都督就行了。

    其实就跟他之前与苏定方在西域的配合差不太多,但不同之处是这一次,他这个文臣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上次是文服务武,而这次则反了归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