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我后面分析是您在第一遍的时候由于放权速度给乐队,从而导致乐队没有按照您的速度来,您后来再接手速度的时候,乐队又和您后来的速度走,导致整段音乐的前后速度出现了不整齐。” 王小虎越说思路要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 “简单来说就是一开始您指挥,乐队是跟着您走,音乐起来之后您下意识地去跟随了音乐,跟着乐队的速度走了,当后面乐队又回来跟着您走,这时您已经比开始慢了,所以最终整个音乐都越来越慢,每一位叔叔阿姨都在这一回合中不知不觉地被降了速度。” “如果不是您的原因,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因为是您站在指挥台上。” 一顿王小虎挠挠头,“方伯伯我说完了,我就听到这么多,也只想到了这么多。” 就在这时,舞台上一阵骚动传来,演奏员们陆陆续续回到舞台,下半场排练即将开始。 如果刚才方永波只是心里泛起波澜,那么此刻他的内心正在上演一幕狂风骤雨。 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通过观看排练能归纳出这样一份心得体会,太惊人了。 什么是指挥的能力? 众所周知指挥是没有办法通过指挥棒直接制造出任何音乐所需要的物理声音,也就是说,指挥和音乐本身存在着相悖之处。 所以指挥如何制造音乐,这个画面太过抽象。 抽象到许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认为指挥只是一个摆设,更有人言不就是挥胳膊嘛,我上我也行。 但事实上指挥真的仅仅只是一个站在所有乐手面前挥动手臂的运动员吗? 如王小虎所分析,同样的方伯伯,同样的一首作品,同样的乐团,只是因为两次指挥时的手势略有不同,便得出了两段完全不同的音乐。 这就是指挥存在于一部音乐的意义。 优秀的指挥可以唤醒一部作品的全部生命力,甚至可以激活一部著作的二次生命。 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指挥的功课。 指挥的功课全部都在阅读总谱和乐队排练中。 在这两项工作过程中,就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成为一名指挥的潜质。 方永波觉得自己发现了一块金子,一块足金。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够沉下心阅读如此冗长繁琐的总谱,这已经足够惊人了。 可这名孩子竟然还能通过观看排练分析出指挥—速度—演奏员三者之间在音乐进行时的速度变化关系。 如果这些还不是纯粹的天赋,那什么才是一名指挥所应该拥有的天赋呢。 方永波长叹一口,再看向王小虎,他的目光多了几分期许。 “说得好,话题暂时到这,你先和我来吧。” 啊,是,是可以领指挥棒了吗.小虎哥此刻依旧有种在做梦的感觉,跟着方永波的屁股后面朝着舞台走去。 在演奏员叔叔阿姨们的好奇目光中,王小虎走上舞台时有些羞涩,他甚至觉得台上的每一件乐器在叔叔阿姨的手里都变成了凶猛的野兽。 “拿着。” 下一秒,所有乐手瞪大了眼睛。 方头竟然把自己的指挥棒送给了眼前这个小鬼! 而令全场彻底震惊的是方永波的下一句话。 “王小虎,下半场你就站我旁边。” 这,这什么情况,台上台下一片哗然。 谁是王小虎?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