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皇权下乡-《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1/3)页

    江南的士人很纠结,大部分人心中清楚,真打是打不过的,可投降又不甘心。

    北方的政策是收回田地,解散部曲,世家子弟反对的不是钱财的损失,捐些家产并不是不能接受,他们支持军阀也没少掏钱,可兼并土地,畜养劳力的权利被剥夺,这才是难以接受的地方。

    但是,真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命和钱之间,他们清楚该怎么选。

    现在硬挺着,不过是心存侥幸罢了,让他们死战,那是不可能的。

    没见着朝廷都向他们的子弟发了招贤令了吗?这还不明白?朝廷没想赶尽杀绝。

    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了,死硬的都是傻子。

    时机一到,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啊。

    至于那些逃到南方的豪强,不是他们想要背井离乡,而是留在北方活不下去,他们不得不坚定的支持江南军阀,抵抗朝廷大军。

    两个阶层最根本的问题就不一样,想法自然也不相同,人心齐不了。

    这个道理周瑜看明白了,鲁肃也清楚,可他们被朝廷点名征辟,没有大气魄的军阀敢用他们,家族自然会被排挤。

    江南的繁荣程度不比中原,能赚钱的田地、产业就那么些,南下的大家族又多,不抢怎么行呢?你不抢别人就抢,别人强大了就会吞并你,只能争,不能退呀。

    那封指名道姓的招贤令,就是个破解不了的阳谋。

    说到底,是江南的这些军阀没有心胸。刘勋、纪灵、刘邈、黄祖、周昕,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货色,太小家子气。陆康、张仲景只有自守之心,毫无进取之意,不提也罢。

    至于吕布,边鄙武夫,背主恶贼,谁会去投他?不要面皮了吗?也就是笮融这种卑鄙小人,才会把这条丧家之犬当做依靠。

    若不是立了个什么浮图塔,以胡教蛊惑人心,早就被人灭了。

    “刘襄称制,若想据江而守,必须有人一统江南,登基以抗,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啊,结果怎样,那几人仍然以太守、将军自立,眼中只有自家的地盘,虽结盟,却难以合力,各个心胸狭隘,毫无气魄,绝非明主。”

    周瑜很愁,他们家是庐江郡望,一旦北军南下,避无可避啊。

    “当今之世,又有何人能与刘宜程相抗?唉……公瑾苛责了。”鲁肃也很愁,皇上厌恶豪族,要不然他早就跑过去抱大腿了。

    非不愿,实不能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