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恰好,贾诩也猜到了,他语气平静的道:“曹公,兵贵神速,一旦错过,这天降大功就是别人的。一旦有人先入洛阳,必将发号施令,有太后、皇后在手,到时,曹公是听命还是不听命?”
曹操喝着酒,感受着苦酒的滋味,心里越发想念郭嘉。
郭嘉与贾诩不同,郭嘉会为曹操顾虑全面,而不是简单直接给出一个两难选择,让曹操自己去选择。
曹操放下酒壶,狭长双眼闪动不休。
他不喜欢洛阳,那位陛下给他太多的阴影,他总觉得,洛阳城仿佛一头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大怪兽,张大着嘴,静静等着他自投罗网。
但他又无法与贾诩彻底交心,有些事情说不出口。
贾诩没有继续劝说,目光不经意扫过曹操手里的酒壶。
他与曹操相交,更多是处于‘君子之交’的状态,纵然涉及一些隐秘,可真正的密事,两人从不交底。
“我再想想。”
曹操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起身离开。
贾诩没有催促,站起来,送曹操到门口。
曹操这个人,他已经了解,有着众多常人拥有的毛病,如好色,如冲动,如霸道,如固执己见。同样的,他也有常人不具备的特质,如坚定,如克制,如谦逊,如从善如流。
他心里已料定,曹操在权衡利弊之后,会发兵前往洛阳。
纵观眼下局势,除了兖州黄忠以及在禁军大营的皇甫坚寿与赵云,没人能与曹操抢夺这不世之功。
但黄忠已经在孟津,而赵云,皇甫坚寿想要入洛阳,孟津是必经之路!
现在的曹操,已立于不败之地,拖延一两日也无不可。
刘绍身心俱疲,正在睡觉,荀攸,黄忠被曹昂等人带着巡视孟津关。
孟津等‘都邑八关’,起初是何进为了防备黄巾军进入洛阳设置,后来皇甫嵩接任大司马,重新调整了八关,而后是曹操也对八关进行了整肃。
荀攸来孟津不是一次两次,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然有了雄关模样的孟津,尤其是伫立在城头,明显是百战老兵的精锐兵卒,神情漠然,心里的不安却如潮涌般,起伏如滔。
曹操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孟津布置了这么多兵马,意图为何?
‘文若有没有给刘备发信,命他率兵北上?’
荀攸站在城头,眺望着豫州方向。
孟津挡住了兖州以及禁军大营,北方是幽州的曹仁,西方是汉中的夏侯惇,这些都是曹操的人。
能够顺利进入洛阳的,唯有豫州将军刘备。
他要是第一时间得到命令,率兵从轘辕关进入洛阳,或许能快曹操一步。
只不过,荀彧是丞相,无权调动刘备,反倒是曹操是大司马,手握调兵之权。
“荀公,请。”
曹洪从容不迫,在荀攸边上道。
荀攸看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
黄忠一路跟在荀攸边上,观察着曹军,心里与他训练多年的兵马相比较。
这么多年来,曹操身经百战,而黄忠,只是少量参与,多是打辅助的角色,真正的大战,几乎从未亲自上场。
他心里有些担心,真如荀攸所言,曹操心存不轨,他未必是曹操的对手。
黄忠回望关内,目光如铁。
无论如何,他都要护送太子殿下安全回京!
第二天一早,荀攸迫不及待的来到曹操的值房,直截了当的道:“大司马,何日发兵洛阳?”
曹操正在翻阅公文,头也不抬的道:“荀仆射,太子殿下还在昏睡。”
荀攸见他这种反应,心知不能强迫,压着心里的恼怒,坐到曹操下首,道:“太子累极,最多下午就会醒,我想知道,大司马何日发兵收复洛阳?”
曹操将身前的一堆公文拿起来,递给荀攸,道:“荀公且看完再说。”
荀攸无表情淡淡接过来,翻开看去,顿时强忍着心中不安,保持神色不变。
前面几封洛阳城里发出的求救信,从朝廷官吏到各士族,无不是名望之辈。
而后是各地官员发向洛阳,被迫转到孟津的,全部是告急的求援信。
随着刘辩遇刺身亡、羽林军叛乱的消息传出,各地叛乱陡然更加炽烈,各州郡县的主官以及守将,面临巨大压力,纷纷四处求援。
尤其是兖州、冀州最多,濒临洛阳附近,威胁其他入洛阳的关口。
荀攸看着这些求援信,神情逐渐坚定,道:“这些都是疥癣之疾,无关痛痒,大司马还是应当尽快发兵,克复洛阳为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