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皇帝上凌王妃回长安-《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第(2/3)页

    而凌王属官不再管事,可愁坏了当地官员。人家凌王的人是真心实意来助民的,而朝廷的钦差,只来摆谱抢功加捞好处的。

    给的赈灾粮不光少一半,还是陈米,赈灾银更是转一道手少一成,等实际到县官手中,十余一、二。

    要是以前,这钦差是太子重用的官员,这下面的县令,甚至知府,也是屁不敢放一个,闷声吞下这口窝囊气。

    甚至有些奸官,还趁机巴结钦差,讨好太子,与其一起压榨可怜的百姓。

    可现在凌王的人也在麻城,并且人家来了之后做的事,与钦差一对比,谁是真正赈灾为民的,谁是趁机谋利的,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

    莫修谨只是坐在那里,什么话也不说,什么权也没有,但好像就给了这些地方小官底气。

    真正让地方官爆发的是,因之前流民吃的是凌王府暂时提供的赈灾粮,虽然只是普通的菜粥,但也是人吃的食物。

    而现在换成朝廷的赈灾粮,粥里有沙有糠米还是陈米,量还少一半,稀的米粒都能数得清。

    瘟疫禁区还缺药,加上凌王府亲卫调离,常有抢东西、斗殴事件发生。

    很快那些青壮百姓聚集闹了起来,他们不懂朝廷钦差和凌王府属官的区别,只知道钦差来了事情不光没变好,还越来越糟。

    有人叫着要赶走钦差,有人叫着要莫大人回来。

    当地官员忙请示钦差,要组织人去安抚百姓。

    而那钦差竟然冷笑着说:“安抚什么?暴民就该杀!杀一匹剩下的就老实了。”

    “再说,楚地发生这么大的灾情,怎么可能没有暴民?若无暴民,还要我这钦差来做什么?”

    地方官震惊不已,灾民在莫大人的治理下,已经快要平复了。

    太子党来捞功劳也就算了,本来凌王属官赈灾也不合规矩,但你竟然为了洗贪的赈灾银子,不惜将百姓打成暴民杀了!

    地方官忍不了了,在知府的领头下,和十几个县的官员一起联名上折子,奏钦差贪墨赈灾银,枉杀百姓。

    钦差早就防着的,这道折子要成功送到长安,最少也要死上百人。就像当初闽州遇倭盗一样。

    但他忘了莫修谨还在麻城啊!表面上送的那份折子用来吸引钦差的人追杀,真正的折子早由莫修谨安排人,送到了长安。

    至于事情后面会如何还未可知,但莫修谨说,只要吴王不傻,这一次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将太子拉下马。

    她和庞先生一起看完莫修谨的信,庞先生在那分析这件事的政治意义,连赞莫修谨做事老练,处理得当。

    沈冬素却在那心疼麻城百姓,真可怜啊!

    才被大水淹了家园,又被瘟疫夺了亲友的性命,活下来的还要面对大人物的政治斗争。

    明明只是争取一下应得的救济粮,就成了暴民被杀。

    上面大人物的争斗,要的就是底层百姓的命。

    有那么一瞬间,沈冬素真想开着战车去长安,将太子、吴王还有那些贪官奸臣,全给轰炸了!

    我太阳的,老娘在边关想办法挣钱,想办法建海军,想办法灭倭。

    我夫君在北疆九死一生,一走快两年,孩子连爹的面都没见过。

    你们在长安吃香的喝辣的,左一个美人,右一个佳人,屁危险没有,成天勾心斗角,视百姓如草芥。

    她算是理解为什么历朝历代,最容易造反的就是手握重兵的,边关守军。

    特娘的,我只是个王妃,都被气的想造反。更别说那些真正上战场,刀林剑雨闯的将军了。

    人家在边关九死一生,你们在京城一句话,就能抹去人家的功劳,甚至要了人家的性命,搁谁谁不反!

    她深吸两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问庞先生:

    “此事,若我们助吴王,将太子拉下马之后,要麻城加封为王爷的封地,可不可行?”

    庞先生道:“自然可行!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就跟吴王绑一条战线上了。”

    “这,王爷还未回来……”

    他的意思是,这么大的事,王妃做不了主。

    沈冬素笑了:“就因为王爷还没回来,我才跟吴王做这笔交易啊!”

    “等我们的人能光明正大地入驻麻城,即便事后麻城没有封给王爷,也不可能再封给旁人。”

    “等王爷班师回朝,一句我在北疆远征,王妃做的事我不知道啊!难道吴王还能告本王妃言而无信?”

    “他跟谁告?跟皇上告吗?只能捏着鼻子吃这个哑巴亏。”

    庞先生再次呆愣住,还能这么吗?王妃继画大饼和薅羊毛之外,还有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啊!

    沈冬素正色道:“有位大人物曾经说过,跟奸臣斗,你得比他更奸。”

    “跟吴王和太子斗,咱们就得比他俩,更……不要脸!”

    庞先生看着王妃那张美貌的脸,实在想不到,她能说出‘不要脸’这样的话。

    可王妃说的很是有理,现在的幽州城,已经不是龟缩一方,就能瞒过长安耳目的存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