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仰望高山-《布衣首辅》
第(1/3)页
布衣首辅第三百三十六章仰望高山郑寿坏事的消息震动朝野,他人都不曾着家,跟去的小厮、车夫也没了踪影,府门外是锦衣的翼龙校尉和背着上了刺刀的火铳往来巡逻的近卫师士兵。
进出的只有御史和财务部官员,并且好像他们要出示特别的卡片才能被放行。
好在人们的视线渐渐被两省拆分的大新闻吸引,一个坏事的内阁辅相和数以百计新的职位相比对人们并不具备更多诱惑力。
街头巷尾都传着各种新闻,到处是闻讯出洞的候补官员穿梭,他们在忙着为自己寻个最理想的位置。
商京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数日后由交通部邮政司发行的《帝国新闻》和归德府发行的《商京报》,这是李丹在陕西发行《陕甘消息报》之后官方发行的两份颇有分量的报纸。
前者向全国递送,当然最远的云南昆明要二十天后才能看到。
内容包括帝***政要务、内阁及各部的发言和态度,周边诸国新闻,以及新政、法律的发布和解释等等,读者多为官吏将领和关心军政的商贾、士绅。
后者发行范围涵盖全直隶,包括商京民风、官府举措、物价和流通情况、士子们的作品、故事、名店介绍与广告等等,更接地气,受到全阶层的喜爱。
为了报纸的发行,交通部尚书刘存五还带队特地去西安参观取经,两报分别留下五名筹备人员在《陕甘消息报》报社学习了三个月。
《帝国新闻》创
刊后设定为周报,并不定期出版特刊号。
结果创刊号因登载两省拆分政令全文,以及对内阁、各部尚书采访记和政策解读,印刷的一万份中预计在商京销售的那六成迅速被抢售一空。
而一个月后,它的首份特刊号也因登载对黄道教少天师宝瑞的审讯报道、郑寿案件披露和废黜滕王,滕王及其直系子女都被逮捕入京的新闻印出了六万七千份的空前数量!
《帝国新闻》马上宣布开办南京、西安、北平三个分社,吸纳《商京报》为其分社之一。
每周《帝国新闻》由总社制成四版送往各分社印刷、销售,各分社可以附印本地报纸随同销售。
于是《陕甘消息报》和新创刊的《江南报》、《北方新闻》加上《商京报》共同将《帝国新闻》的销售量在靖武十三年新年时推上了四十三万份的新高峰,使之成为毫无悬念的「天下第一报」。
各国使馆、领事馆也都忙着订报纸,为的是让本国君主和贵人们能够及时看到***发生的事情,借鉴皇帝陛下治理的成功经验。
皇帝赵拓的威望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在朝堂上去除了郑寿之后,他授原辽宁首任布政使姚庆为同善阁大学士,回京接任兵部左侍郎,杨仕安入阁拜为辅相。
杨家兄弟为相,报纸上一公开,登时引起天下人人惊呼和羡慕。
….
新年过后,尚义军在高买臣指挥下灵活防御,击败了进
犯的叛军,涂格里阵亡,王金龙以其义子安瞳为大首领。消息传来举朝庆贺。
李丹将西京军械所造出来的第一批「西造三分二厘自生铳」两千二百枝优先拨给高部成立了整编独立第十七旅,这一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打得叛军魂飞天外,自生铳一战成名!
赵拓也因此坚定了军队整编、训练的决心,趁势下令在三年内整编二十个师、十五个骑兵或炮兵旅共计四十万军队,并为此以湖南茶叶榷权和贵州盐井榷权为质,增发六百万国债。
由于陕甘顺利缴税并主动提出三年内冻结国库对陕甘拨款,财政部得以将大部分辽债偿还,内阁松了口气,也看到了国债这种形式的好处,便顺利批准新国债的计划准予发行。
《商京报》提前发布了这个巨大的利好信息。
国债发行当日,从辽债上尝到甜头的直隶百姓涌向各县的二十七个发售点,只用了一天时间国债便被热情的认购者抢购一空,没买到的唉声叹气,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抢先。
从河南、淮泗、河北、山东赶来的认购者则立即***财政部,要求今后国债必须分给周边一定的份额,弄得安载尚书惊诧不已。
而这时候李丹在陕甘也遇到了几乎同样的问题,第一期陕甘建设债券在西安府销售一空,汉中、天水、兰州、延安、银川各府很快向巡抚衙门投书,要求在本地
设立银行的分支机构并分给一定份额的债券。
利益均沾,这就是大家期待的。李丹只好找来温禾,要求他无论如何三个月内把分行建立到各府治上。他在信里给赵拓报告了这个情况,总结说:
「看来银行分支的建设可以更快进行,臣没想到民间苦钞币之害久矣,盼朝廷大兴整治如盼甘霖。民之所盼,臣以为民心所向不得不为也!」
次月,帝国银行筹建令公布,皇帝下令将没收的原襄滕王府东部建筑群就地拆改,划出四十亩临街地面建设帝国银行总部和直隶支行总部。
第(1/3)页